首战大败之后,
捷克队到了生死边缘,当地媒体呼吁主帅比莱克改打双前锋,让
巴罗什也能有个搭档,激活这位老牌射手。第二场小组赛,比莱克倒是没变阵,不过加强了
皮拉尔、伊拉切克等人向禁区的前插切入,并且让胡布斯曼多向禁区送长距离直传球,果然收到一定效果,捷克队成为史上首支前6分钟取得两球领先的
欧洲杯球队。但主力中锋巴罗什依然表现低迷,踢了64分钟被换下,与首场小组赛一样没能找到任何得分机会。
30岁的巴罗什其实并不算很老,毕竟首轮进球的
舍甫琴科与
迪纳塔莱都已经35岁了。但巴罗什在场上的表现实在够“苍老”,跑动范围有限,接应也不够积极,全场传球只有14次,基本游离在全队进攻体系之外。在皮拉尔、伊拉切克轮番轰炸
希腊球门时,巴罗什却无所作为,一个多小时比赛时间内,他除了4次犯规之外,其他数据都是一连串的0,显得与队友的活力四射格格不入。因为
比利亚受伤没有来
波兰 乌克兰,巴罗什是唯一获得过欧洲杯金靴的球员,但金靴先生前两轮小组赛不仅没进球,连射门都没一次。
作为单前锋突前,实在并不适合巴罗什。过去在
利物浦 阿斯顿维拉等队,他的身边总是有
赫斯基、
卡鲁这样的高大前锋做掩护,才能方便他进球。在捷克队同样如此,2004年欧洲杯是他最辉煌的一年,与扬-科勒这对一高一快组合威震欧洲,也让巴罗什自己获得了当届欧洲杯最佳射手头衔。然而如今的捷克队锋线人才不多,中场倒是还有几个能人,因此比莱克更多选择打451阵型,以求在中场更多掌控节奏,对
俄罗斯虽然大败,其实控球时间还略多于对手。但这样的控制型打法,巴罗什速度快、前插积极的特点就不容易发挥了。
事实上,比莱克会挑选巴罗什当球队中锋,本身就让媒体有些不理解。巴罗什上赛季在
加拉塔萨雷效力,
土超联赛出场28次只是打入8球,进球远不及射入25球的老将
拉法塔,结果反而后者给他当替补。要说为预选赛出线做贡献的话,
佩克哈特与内希德出场数也不比他少。或许只能说曾去执教
哥斯达黎加联赛执教的比莱克,更依仗巴罗什的大赛经验,毕竟能连续三届参加欧洲杯的捷克球员,只剩他与
切赫、
罗西基了。
巴罗什目前以5个进球,与
伊布并列欧洲杯历史射手榜第7,普拉蒂尼打入9球,希勒7球,
范尼、克鲁伊维特、
亨利和
努诺-戈麦斯6球,排名在他之上。本届比赛巴罗什本是有机会超越范尼等人甚至希勒,但以现在的状态来看,这一梦想恐怕也只能停留在梦想的阶段。而且随着佩克哈特内希德等人的成熟,从2001年就开始效力捷克队的巴罗什,很难再有机会参加下届比赛。